【今周刊1351期專文】起而行低調賺 扮裕電、遠傳背後靈魂軍火庫

DETAIL


 
近一年,台灣充電樁營運商市場頓時熱絡了起來,起而行除了裕電這家布局已久的業者,就連太陽能營運商泓徳、電信公司遠傳
甚至連接器大廠連展都加入戰局,上述業者之所以能從無到有跨業營運,背後倚重的重要軍火庫,就是成立僅六年的新創公司-起而行綠能

成立於二0一七年的起而行,自己本身不經營充電站,而是幫助任何想要發展充電樁業務的廠商,它都可以為其貼牌做充電樁,因此短短幾年,
該公司就在台灣取得三成市占的成績,除了幫前述業者製作充電樁,更替BMW、Volvo、豐田、Nissan、本田等車廠在台灣設計戶外充電樁。

不過與同業有所不同的是,起而行並沒有自己的工廠,而是委託代工廠生產,總經理簡金品解釋,「我們就是替客戶打工的、不會出鋒頭。」

而這間隱藏在充電站營運商背後的公司,在去年底更獲得台灣汽車銷售龍頭和泰、機電大廠士電青睞入股。起而行現在的成績,
也是簡金品在充電樁產業經過十年累積的成果,簡金品過去在工研院任職,就替工業局設計台灣的電動車充電標準,後來看準市場正
在起飛,決定在一七年與同事一起辭職創業。
不過創業並非易事,尤其當時電動車尚未普及,「多數人以前都看不懂充電樁。」

簡金品表示,就算到了一七年,市場上推出的純電動車還是以特斯拉為主,因此起而行為了生存,只能先從電動巴士著手,
幫忙設計控制器,也與台灣機車廠合作電動機車充電站,辛苦幾年後,才陸續接到如裕電、Volvo等客戶的訂單。
相比於國內充
電樁製造業者,目標是接到大量生產的標準品,起而行的生意模式反而著重在特規產品,除了熟知的營運商、電動車廠,
起而行
要服務的客戶都是需要客製化的產品,比如電動摩托車、5G智慧桿下的充電樁,甚至在機械停車位上裝充電樁等。
簡金品表示,
他觀察到許多車廠因為台灣市場小,並沒有特地建立在地服務團隊,充電樁製造商也沒有放太多人力服務台灣市場,因此這也
成了起而行的機會,隨著現在台灣充電樁布建如火如荼展開,
起而行成立之初營收僅有兩千萬元,成長到去年已達到三億元水準。


目前
起而行更已經走出海外,除了打進Volvo在日本的戶外充電站,也與股東士電合作在東南亞、歐洲推出電動機車充電站。
而眼看硬體貼牌模式在台灣有市場,起而行最近更與士電、和泰成立合資公司「充壩」,進軍充電樁軟體貼牌市場。
簡金品觀察,
台灣產業在電源供應器、物聯網、資通訊產業都很有競爭力,結合在一起是一個完整的充電樁供應鏈,過去充電樁競爭者以陸商為主,
但現在美國漸漸不採購中國產品,目前能與台灣業者競爭的就只有韓國業者,他也證實,已經接獲歐美廠商詢問,「現在我們是挺忙碌的啦!」
 

出處:今周刊1351期 P81~P82